記協就《基本法》二十三條業內問卷調查結果

香港記者協會於2024年2月9日至26日之間,以網上問卷形式收集會員與新聞業內人士有關二十三條立法的意見,獲160人回覆。問卷以匿名形式進行,所有回覆的受訪者均認為,二十三條立法將對本港新聞自由造成負面影響,當中九成人認為影響重大。近93%受訪者認為立法會影響資訊自由。

在四個與新聞業相關的修例範疇中,最多受訪者認為對業界有「很大影響」的為《官方機密條例》(96%),其餘依次為加重煽動罪刑責及擴闊煽動意圖罪(94%),擴闊諜報活動罪(87%)及新增境外干預罪(81%)。

所有受訪者均認為新增「國家秘密」的定義並不清晰。就此,本會以開放式提問,收集會員疑問和意見。多數回應指七個「國家秘密」涵蓋範疇太廣泛而且模糊,不知如何避免誤墮法網,並質疑「秘密」的界線和危害國家安全的意圖是由誰斷定和如何證明。有回覆建議「國家秘密」必須有清晰標識的級別和相應的解密期限,政府亦應設立「國家機密」大類列表和解密資料庫供公眾和記者查閱。

被問及保護國家機密與新聞和資訊自由之間該如何衡量,多位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更為重要。他們主張在涉及公眾利益前題下,容許報道被視為機密的資料。在平衡公眾利益和保護機密時,公眾利益應是更大的考慮因素,並要將之列為抗辯理由,避免以保護國家機密為由,打壓新聞自由。

另外,有會員表示現時諮詢文件對公眾利益的保護嚴重不足。他們當中亦有人表示,擔心香港新聞自由越收越緊,憂慮日後政府可能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異己。甚至有會員形容,二十三條是「香港言論自由棺木上的再一顆釘子」。

受訪者當中,近九成人贊成參考2003年的條例草案修正案,將合乎公眾利益的行為,包括揭露有關公共秩序或安全、公眾健康、揭露任何官員的不合法活動、濫用權力、嚴重疏於職守或其他嚴重不當行為,列為抗辯理由。然而,約六成五人表示日後「一定會」擔心誤墮法網。

逾九成受訪者亦同意記協意見書內提及三大立法通用原則的基礎:
1) 法例對犯罪的定義,應包括要求控方證明被告人的行為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實質的損害,或有相當真實風險會構成實質損害
2) 控方須證明被告人確實有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犯罪意圖
3) 被告人應該有權以行為符合公眾利益作為抗辯

最後,問卷亦有詢問受訪者在二十三條立法後會否繼續從事新聞行業,當中有37人表示「一定會」,47人表示「可能會」。在新聞業面臨不明朗的環境下,仍有逾半人表示有意繼續為新聞志業努力,對記協來說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回應。記協期盼行家能謹守崗位,即使面對重重困難,亦盡力揭示社會問題,監察政府並報道真相。

香港記者協會執委會
2024年2月28日

詳細數據及圖表: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document/d/1ZOUglyPgewZEsxLUBsKGZS9cb6iOLCS7tCZs6KXJZXc/edit?usp=drivesdk

2024-25年度香港記者協會執行委員會選舉結果
香港記者協會將就《基本法》二十三條立法提交保安局的意見書